摘要:在一个低生育国家,生育意愿有无机会反弹,或者说旨在提高生育率的政策能否奏效,需要阐明是否存在一个高于实际生育率的理想生育意愿。如果这样的生育意愿确实存在并且具有普世性,则可以通过政策干预达到提高生育率的目标。通过对经济史和学说史的梳理,以及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进行微观行为分析,本文对此做出回答。首先,在不存在实质性制约的情况下,家庭的理想孩子数通常是两个,或者说,2.1这个更替水平即为普世生育率。其次,一旦消除因国家而异的相关制约,各国均可能产生向普世生育率回归的趋势,或称趋中律。这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应该着眼于创造趋中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在现代社会,影响生育率回归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流动性。由于社会福利供给的充分性和均等化是社会流动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福利体系,应该成为提高生育率政策努力的着力点。
关键词: 普世生育率;趋中律;社会流动;福利国家;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经济影响及政策研究”(7214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