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2021年第3期目录摘要
文章作者:《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1-06-24 11:07:00

中国人口机会窗口与人口红利再认识                                 

王广州

【摘 要】 文章在明确人口机会窗口和人口红利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静止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以临界劳动年龄人口和临界就业人口为依据,定量分析“额外”就业劳动年龄人口所形成的人口红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在1982~1990年之间开启。与临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相比,2015年前后16~64岁“额外”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9 077.78万人的峰值。在人口机会窗口开启的条件下,中国劳动就业人口产生红利。与临界劳动就业人口规模相比,2010年前后16~64岁“额外”劳动就业人口达到14 346.66万人的峰值。2010~2015年人口红利开始下降,但2015年仍然有高达1.1亿人以上的“额外”就业人口红利,占实际就业人口的18.17%。在不同临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条件下,不同平均预期就业时间直接影响临界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由此产生16~64岁“额外”劳动年龄人口与“额外”劳动就业人口之间的差距。除了劳动年龄人口因受教育年限提高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外,年龄别就业率下降、提前退休或退出劳动力市场都会影响人口红利的获得。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红利

【作 者】 王广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人口红利的理论建构、机制重构与未来结构              

原 新 金牛 刘旭阳

【摘 要】 国内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对人口红利的误用和误判问题,主要是由于现有的人口红利概念过于模糊,判断标准相对静态。文章根据人口机会、国情现实和主导作用,廓清了基于人口机会的人口红利概念,并将人口红利划分为由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效应主导的数量型,由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主导的质量型,以及由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效应体现的配置型3种类型,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红利理论。基于理论建构,文章从人口机会和政策环境的转型过程重构了人口红利的动态机制,由此提出中国人口红利未消失和正处于转型期的判断,并认为其未来结构将以质量型人口红利为主导,数量型人口红利尚存但收获难度加大,配置型人口红利正在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转变 人力资本 效率配置

【作 者】 原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金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旭阳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口流动模式的稳定性及启示——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思考                               

周皓

【摘 要】 文章以七普公报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人口流动更趋活跃、绝对规模陡增的新特点。整体而言,中国人口流动仍表现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以省内流动为主、以“乡—城”流动为主、以(向)东部地区(流动)为主的相对稳定模式,反映了人口流向引导机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匹配关系等的稳定性。文章指出,七普数据存在人口普查误差率与流动人口重登率之谜;在技术上存在传统抽样调查技术对流动人口调查的适用性问题;在现实中存在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现象严重、人口流向引导机制的资本化、政策引导力的弱化、落户意愿地点在政策目标与流动人口现实选择之间的错位、乡城流动为主的模式对乡村振兴计划的阻碍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从人的角度加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深化改革与完善经常性登记制度;并加强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方法研究,以及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相关基础研究。

【关键词】 人口普查 人口流动 绝对规模 模式

【作 者】 周 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内涵、目标和任务                              

林 宝

【摘 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凸显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十四五”时期是中国人口重大转折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机遇期和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局面的关键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认识层面涉及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及相关问题,在实践层面涉及积极干预人口老龄化过程及结果。其战略目标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积极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组成的多层次体系,现阶段表现为高质量发展。其战略任务是尽量创造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条件,以及形成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十四五”时期应重点做好弹性机制设计,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尽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基本护理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国家战略 基本内涵 战略目标 战略任务

【作 者】 林 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扶贫转移支付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                         

边恕 张铭志

【摘 要】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县级层面实证考察了扶贫转移支付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扶贫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城乡消费差异。(2)在消费群体上,扶贫转移支付大幅降低了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差异,在效率与公平层面促进城乡包容性增长;在消费层次上,扶贫转移支付对降低食品与医疗消费差异贡献较大,而对教育和文娱消费差异影响有限。(3)两类瞄准偏误对消费差异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漏保率的增加显著扩大了消费差异,限制了扶贫转移支付效应的发挥。(4)收入差距与流动性约束是扶贫转移支付影响消费差异的重要中介变量。

【关键词】 扶贫转移支付 消费差异 城乡差距 瞄准偏误

【作 者】 边 恕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铭志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劳动供给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减贫                           

裴劲松 矫 萌

【摘 要】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运用BP神经网络和A-F方法测度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而运用PSM方法与Logit模型评估劳动供给广度、深度、类型对家庭轻度、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参与显著减轻全国各地区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减贫效应尤其作用在资产状况、发展机会维度;(2)超时劳动不利于全国各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减贫,主要抑制资产的积累和可行能力的提升;(3)自雇型非农劳动有利于增强农村劳动者与社会的互动,提升人力资本与可行能力,改善自身及其家庭在教育、健康、物质等方面的贫困状态。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多维相对贫困 自雇型非农劳动 可行能力 BP神经网络

【作 者】 裴劲松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矫萌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多维剥夺视角下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识别与治理                 

焦 娜 郭其友

【摘 要】 文章在“剥夺识别—多维治理”分析框架下,基于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应用潜变量马尔科夫模型(LMM)识别不同多维剥夺形式下的农村老年贫困及其转型动态,并采用动态随机Probit模型检验养老保障和多维度社会救助的综合配套机制对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治理效果。结果发现,中国农村老年贫困存在状态依存性,且老年群体的个体异质性也会影响其多维剥夺状态及其转型。现阶段基础性养老保障在社会救助的协同机制作用下,共同构成预防农村老年贫困的“双重防线”,可以提高农村老年人高多维剥夺水平的退出率,降低农村老年人多维剥夺的状态依存性。文章认为,输血型和造血型反贫困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公共治理的弹性,针对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实施“多维剥夺的多维治理”,能够有效阻断老年贫困,激发农村老年群体的内生脱贫能力。

【关键词】 多维剥夺 老年贫困 潜变量马尔科夫模型 动态随机Probit模型

【作 者】 焦 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郭其友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与成本压力研究                   

胡宏伟 李延宇

【摘 要】 农村老年失能照护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文章使用人口预测年龄移算模型、马尔科夫链多状态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评估和预测中国农村常住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同时预测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人员需求、照护成本和相应压力。结果发现,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人员需求和照护成本快速上涨。在中方案下,照护成本将从2020年的5 088.73亿元上升至2035年12 907.46亿元;在农村居民自筹资金模拟方案设定下,人均相对照护成本压力将从2020年的7.76%攀升至2035年的14.37%。文章认为,农村失能照护应被视为新时期的重大挑战与政策创新重点,相应政策创新应综合考量个人、家庭的各类显性、隐性成本,短期内通过自筹式保险方案应对农村失能照护风险难度较大,应当做好照护救助和长护保险在短期、长期的协同设计。

【关键词】 农村失能老年人 照护需求 成本压力

【作 者】 胡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延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化适应对随迁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池上新

【摘 要】 文章基于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调查数据,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与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并分析文化适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随迁老人的生理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有待提升。(2)随迁老人的文化适应性较好,态度文化适应水平较高,行为文化适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文化适应对随迁老人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态度文化适应影响心理健康,城市认同与家乡认同分别起促进与阻碍作用;行为文化适应则与生理健康紧密相关。(4)运动参与和社会资本是文化适应影响随迁老人身心健康的两条路径。因此,提升深圳市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个人、家庭、社区与政府从增强文化适应性、培养积极生活方式、构建社会资本等方面施力。

【关键词】 随迁老人 文化适应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生活方式 社会资本

【作 者】 池上新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