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2020年第5期目录摘要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3 14:16:00

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劳动者发展机制与政策变革

杨伟国 邱子童

【摘 要】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深刻且难以回避,继而影响每一位劳动者的发展。文章以劳动异化理论对劳动者主体性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在劳动者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劳动异化问题,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削弱了低技能劳动者获得生存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劳动者实现过程自主的门槛,加深了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异己性,并影响了部分劳动者的群体认同。文章认为,劳动者发展政策的变革,需要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劳动者收入保障的持续性,在就业能力方面融合工作技能与社会技能,在工作场所规则调整时提高劳动标准的适用性,并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者发展  劳动者主体性  政策变革

【作 者】 杨伟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邱子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赵建国 刘子琼

【摘 要】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调研数据,基于再社会化理论,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心理健康的提升作用高于生理健康。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提升老年人的学习频率来影响其健康状况。异质性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促进作用在60~69岁低龄老年群体和城镇户籍老年人群体中更加明显。上述结果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选择偏差后保持稳健,这表明再社会化理论中通过互联网应用强化老年人学习的意识,有助于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老年人 健康状况

【作 者】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子琼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创新——来自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陈大峰 闫周府 王文鹏

【摘 要】 文章运用2003~2018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探讨城市人口规模如何在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1)城市人口规模增加有助于城市创新;(2)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多样化集聚与城市创新的关系呈倒“U”形;(3)城市人口规模显著抑制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4)在多样化集聚拐点的左侧,城市人口规模扩张强化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拐点的右侧,城市人口规模则强化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负向影响。文章认为,在推进城市创新过程中,应当把握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集聚模式特点,使二者相协调,尤其是要主动把握多样化集聚影响城市创新的拐点特征变化,优化城市创新的结构空间。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创新 产业集聚 资源错配 工具变量法

【作 者】 陈大峰 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闫周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王文鹏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口就近与远程城镇化的区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潘泽瀚 王桂新

【摘 要】 文章从行政区划和时间距离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地域单元、设定公路交通就近时间距离阈值为2小时和4小时两种情况下的人口就近、远程城镇化的量化定义和测度方法,并以此分析中国就近和远程城镇化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部多数省份以就近城镇化发展为主,南部多数省份就近和远程城镇化发展较为平衡,主要人口迁入省份和地广人稀省份以远程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及平均海拔高度的提高与4小时阈值下就近城镇化发展呈正向关系,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上升、人口密度和地形起伏度的增加则对其有负面影响,人口净迁入率、到最近大城市时间的增大有利于远程城镇化发展;受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4小时阈值下就近迁移的城镇化贡献值随经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强于远程迁移城镇化,2小时阈值下远程迁移的城镇化贡献值随纬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强于就近迁移城镇化。

【关键词】 时间距离 阈值 就近城镇化 远程城镇化 就近城镇化指数

【作 者】 潘泽瀚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中国女性婚姻的推迟与补偿

姜全保 淡静怡

【摘 要】 中国女性推迟结婚,结婚率下降和初婚年龄的提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使用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依据年龄别初婚频率、曾婚比例及婚姻推迟、补偿和补偿指数指标,分析女性1930~1985年出生队列婚姻推迟和补偿情况,以及1965~1980年出生队列婚姻推迟和补偿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1930~1985年出生队列,各年龄曾婚比例下降、婚姻推迟,婚姻的推迟和补偿存在城乡差异,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女性婚姻具有推迟效应。1930~1970年全国出生队列婚姻推迟得到完全补偿,1975~1980年婚姻推迟最终虽未完全补偿,但补偿指数较高,终身未婚比例很低。1985年出生队列补偿指数比之前的出生队列明显降低,终身未婚比例增加,晚婚转变为不婚的可能性增加。

【关键词】 初婚频率 曾婚比例 婚姻推迟 婚姻补偿

【作 者】 姜全保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淡静怡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中国居民健康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俞佳立 杨上广 刘举胜

【摘 要】 文章综合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可分解的泰尔指数和空间(传统)计量模型研究2002~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696、0.849和0.807,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5%;八大综合经济区居民健康生产效率表现出空间非均衡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居民健康生产综合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差异由区域内差异主导;人口密度和居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对居民健康生产综合效率有正向影响,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对居民健康生产效率有负向影响;城市化率对居民健康生产率变动有正向作用,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比例对居民健康生产率变动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健康 生产效率 动态演进 影响因素 八大综合经济区

【作 者】 俞佳立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上广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刘举胜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机构养老利用差异

罗 艳 丁建定

【摘 要】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数据,运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索与收入相关的机构养老利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收入分层两端的老年人从机构养老体系获益最多。随着福利社会化改革推进,服务利用集中指数由2005年的-0.020上升到2018年的0.486,而且分布越来越有利于高收入人群。高收入和居住在城市对机构养老利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有利于高收入人群的利用,以补偿家庭照料资源不足为目标的政策则保护了低收入老年人的利用机会。在改革过程中,收入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家庭的补偿功能日益弱化,共同导致与收入相关的机构养老利用差异持续扩大。社会化并不等于市场化,因此文章建议,强化机构养老体系公共属性和照料功能。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利用差异 变动 集中指数

【作 者】 罗 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丁建定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高净值人群修补技术新进展

万 海 远

【摘 要】 为提高中国住户调查数据中的高净值人群代表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高净值人群修补技术的最新进展,比较各种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技术的优劣。结果发现,资本化方法、半参数自助法、新拓展幂律分布法和现代数据拼接技术等前沿方法可以有效校正高净值样本,使用不同技术修补后的中国收入差距水平明显上升,甚至变化趋势也可能被逆转,因此有必要修补高净值人群问题。文章建议,在中国的应用中,要尽可能增加样本数量、保留异常值信息、使用半参数自助法及基尼系数指标等,综合考虑高净值数据可得性、研究对象、分析单位和指标协调性等来选择具体的修补技术。加强住户调查数据真实性的核查环节,从源头上提升高净值人群的遵从率,加大税务和行政部门微观数据的开放力度,提供更多、更细的收入分组区间信息,用数字化技术获取高收入人群数据,从而改善住户调查数据对高净值人群的代表性。

【关键词】 住户调查 高净值人群 漏损低报 修补技术

【作 者】 万海远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夫妻生育偏好变化及其相互影响

卿 石 松

【摘 要】 文章利用2014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夫妻联合视角分析生育偏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个体生育偏好在前后两轮调查之间保持基本稳定,27%左右的被访者,理想子女数发生了变化,其中增加和减少的比例大致相当。(2)无论妻子还是丈夫,生育偏好的变动都受到配偶的影响,从而使夫妻双方的生育偏好相互靠拢或趋近一致。具体而言,如果配偶的理想子女数较高则向上修正自己的生育偏好,反之则向下调整生育偏好。同时,如果配偶的生育偏好提高或下降,自己的理想子女数也倾向于相应增加或减少。(3)夫妻生育偏好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家庭内部的生育决策机制和过程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生育偏好 理想子女数 生育意愿 生育决策 夫妻

【作 者】 卿石松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