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2019年第5期目录摘要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21 10:26:00

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王 桂 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三大人口变动之一的人口迁移,也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户籍制度仍制约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其只能是“不完全”迁移及“半”城市化,并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新中国70年来人口分布变迁研究——基于“胡焕庸线”的空间定量分析                           

尹德挺 袁 尚

在GIS等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文章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年鉴等资料,构建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人口普查及最新统计年鉴的地市级人口空间数据库,并以此数据库对中国人口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空间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人口时空分布的总体格局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维持“东多西少”格局未变,1953~2017年东南半壁人口占比仅下降2.65个百分点,但两侧人口的比值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2)从人口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构看,全国人口分布总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2000年以后空间差异扩大的趋势得以遏制;“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集聚模式保持稳定,但人口分布格局逐步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3)从人口时空分布的扩张方向看,全国人口重心始终位于“胡焕庸线”以东,改革开放以后大体保持朝西南方向小幅移动的态势,基于全国地理质心点计算的各方位人口扩张强度的高值呈现先东北、后东南的变动趋势。(4)从人口时空扩张的协调状况看,全国经济—人口协调性总体向好,但协调型城市占比有所减少。从“胡焕庸线”两侧来看,东侧协调型城市的占比较高。

 

人口城市化、结构红利与时空效应研究——以劳动力市场效率为视角                           

唐代盛 盛 伟

文章采用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二元视角考察了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变动规律。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城市化对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随时间的推移显现结构红利效应且呈增强态势,城市化加强了产业结构变迁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二者形成了促进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协同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城市化有显著的扩散效应,能带动邻近地区劳动力市场效率提升,不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空间竞争效应。模拟市场边界范围扩大,劳动力市场效率呈“倒U形”非线性空间变动规律,改变了严格的“距离衰减”假设。就业红利的时间—空间效应表明,城市化、产业升级虽然在区域范围内难以产生显著的长期结构红利,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来了劳动者就业水平的持续提升。消除地区间空间壁垒,规避经济过度聚集,拓展市场边界,将有效提升城市化及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结构红利,从而提升中国劳动力市场效率。

 

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方法和应用——基于CHIP数据的分析                                   

翁 杰 王 菁

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科学测度是制定量化政策目标和进行有效规模监控的重要前提。文章提出,理想的测度方法至少需要满足测度标准具有经济合理性、能体现地区差异和能实现自动调整3个方面的要求。对现有测度方法的评价发现,与相对标准法和绝对标准法相比,混合标准法更具优势。依据混合标准法的原理,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测度方法:中等收入群体被界定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处于当地城镇家庭食品人均消费支出3倍到家庭人均年收入中位数3倍之间的群体。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该群体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文章对测度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利用新的方法得到的测度结果更为合理。

 

欧盟内部移民流动特征与就业质量研究                       

苏丽锋 高东燕

基于欧盟统计局关于欧盟内部移民的相关数据,文章对欧盟内部移民的流动特征和就业质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以来欧盟内部移民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流动方向表现为从新加入欧盟的成员国流入老成员国,部分发达成员国经济形势恶化导致人口流出加剧,流入老成员国的移民出现回流现象;移民时间在10年及以上的群体占绝对多数。男性移民多于女性移民,且中青年移民占主流;移民受教育水平较高,但城乡差异十分明显。欧盟内部移民的就业质量低于平均水平,具体而言,移民就业身份层次较低,从事低知识和技术含量职业的比例较高;签订无限期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且仍有较多移民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收入中位数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个体收入差异较大。研究结论对中国理解和应对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具有借鉴价值,文章讨论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在美中国移民区位选择的时空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黄赜琳 邱志萍

美国通过完善的移民政策和优质的经济社会环境享受着移民红利,这对亟需国际优秀人才和完善移民政策及服务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1998~2016年美国州际面板数据,文章运用核密度估计图、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刻画中国移民区位选择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借助引力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在美中国移民区位选择以西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为主,分布重心随时间东移,并向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扩散,其空间集聚模式是地理区位、经济差异和移民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2)种族网络、投资、收入、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正向吸引中国移民,而失业率和税负有显著负向影响,移民成本和环境污染因素负向影响不显著。美国沿海地区依靠收入、亲属关系、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地域优势吸引大量中国移民,这对中国抓住国际人才红利和制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提供了政策启示。

 

人口视域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选择                      

逯 进 王恩泽 郭志仪

鉴于传统的同质性生产函数无法完全准确描述中国省份间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的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引入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利用30个省份2000~2017年面板数据,从人口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的异质性进行解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贡献度进行了核算。三类别有限混合模型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存在3种异质性增长路径,不同路径下,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城镇化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老龄化水平的上升与人力资本水平的下降则会强化经济增长对资本的依赖。虽然3种增长路径下,资本的贡献度均最高,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仍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此外,与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相比,传统增长模型高估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估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高等教育扩张对劳动者技能失配的影响研究                    

蒋 帆 张学志

文章基于2006~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与国家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与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扩张对劳动者技能失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高学历劳动力供求失衡,这不仅降低了高等教育人口从事高技能工作的概率,也通过挤出效应对非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质量造成了消极影响。在高等教育人口内部,大专与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会相互挤占对方的就业资源,且前者对后者造成的冲击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高等教育扩张不是决定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唯一因素,上述影响会随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和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扩张对劳动者技能失配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应努力实现劳动力供求两端的良性互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为推手解决技能失配问题,释放高等教育扩张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

 

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孟颖颖 韩俊强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差异与参保地点差异两个维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卫生服务利用,无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加何种社会医疗保险,在居住地参保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地域区隔”构成了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制度藩篱,应尽快解决跨统筹地区就医结算的“不便捷”,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消除地方本位主义,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制度创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障体系。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