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
文章作者:蔡昉  发布时间:2000-03-06 12:06:00

 

主编:蔡昉

副主编:郭汉英 高嘉陵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千万农民兄弟姐妹从乡村浩浩荡荡进了城市,这是为政府和城里人始料不及的,触动了方方面面各阶层的利益。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民工潮、打工仔、外来妹……成为从街头巷尾到专家学者、政府决策部门关心和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天,人们已冷静下来,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也已逐渐完善。但在进入21世纪之际,我们仍有必要深入思考:如此惊心动魄的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和深层的经济背景是什么?农村流动人口对现代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面对如此大量的流动人口政府将面临怎样的责任和挑战?

        《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属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多为本院人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作者力求在理论上,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角度,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发展预测来回答这些问题。理论研究的特殊贡献在于,它能透过普通人看到的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和逻辑性,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将具有更强的普遍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更有效地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本书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如能为政府决策部门所赞同和采纳,就是我们撰写此书的初衷。

        本书共分10章。每一章都是某一学科自成体系的论文,分别偏重于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方面的分析。同时各章节之间又有内在联系,相互照应。在对人口流动的背景、原因作过相对客观的分析之后,作者对与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花很多笔墨,用较大的篇幅做了详细的论述。如关于中国经济地区差别的分析,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网络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政府城市管理问题等。读者会注意到,即使章节之间会有相同的论点和内容(比如城市化问题),这也将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资料分析的结果,会使读者对问题有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理解。

        第一章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人口流动现象做了总体的概述,特别总结了人口流动发生的经济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些经济、社会和人口特征。第二章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历史的回顾,为讨论当前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系。第三章从描述现代化的特征出发,试图把人口流动这个现象置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规律之中。第四章考察了中国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阐述人口流动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关系。第五章从对有关制度的分析出发,把当今人口流动的特点,特别是其流动方式与途径的特殊之处,看作是—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倾向的产物。第六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与此相应,第七章对人口流动的组织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描述和概括。第八章则从流动人口寻找就业方式的角度,揭示这种流动的一些特点,澄清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九章重点描述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方式,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第十章针对以上诸章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分析,对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各章执笔人如下:第一章蔡昉、费思兰;第二章司秀;第三章郭汉英;第四章司秀;第五章张羚广;第六章高嘉陵;第七章孙征;第八章蔡昉;第九章孙征;第十章蔡昉、费思兰。高嘉陵、郭汉英、蔡昉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