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经济学)——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理解非正规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0-08-31 11:35:2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承办的“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理解非正规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2010年8月3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国际研讨会也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度、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欧盟以及国内高校和政府部门等80余位国内外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了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做了《劳动力市场新格局和就业政策的转型》的主题发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做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积极就业政策》演讲,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教授作了《中国可以在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制度和政策方面借鉴到哪些国际经验?》演讲,国际劳工组织(ILO)专家李昌徽(Chang Hee-Lee)教授做了《话语权、平等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演讲。

  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劳动力市场

  许多学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态势持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劳动力不再供大于求的现实要求就业政策转向市场经济常态,即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周期性失业,就业服务针对自然失业,劳动力市场制度提高就业质量。有学者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表现出了较大灵活性,无论城市本地劳动力还是农民工,就业率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对于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政策取向,有学者提出中国有太多特殊性,跟西方国家差异很大中国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有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的关系。有学者提出刘易斯转折点以后,中国可能从过去的经济奇迹走向常规增长,相应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特征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非正规就业

  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性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劳动就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有学者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非正规性的趋势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近几年中国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已出现在不断下降趋势。过去20年世界范围的就业趋势,非正规就业持续的处于高水平,甚至在一些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非正规就业和收入差距都快速增加了。与会专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非正规就业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为社会、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基础,但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所以对非正规就业不能简单的对比和正规化。

  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对非正规就业者非常重要,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上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非正规就业者。许多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项目覆盖率很低,都面临着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广泛并且有效针对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者和农民工的社会保护体系的挑战。中国政府目前对社会保障的整体政策目标是将扩展社会保障的覆盖作为主要目标,但是想把社会保障扩展到非正规就业者也同样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四、中国劳动关系的国际经验和展望

  有关非正规就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诸多国际经验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非正规部门将在未来长期成为一个主要的就业领域。有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在劳动历史和市场过程方面尤其具有特殊性,但是,最近的发展似乎与国际经验更符合。有学者提出拥有工会、集体协商机制和民主管理,以及三方协商制度劳资关系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更好。有学者提出工人重视使用法律系统解决劳动纠纷折射出中国新的一轮自下而上的对劳动法的推动作用。这反映在金融危机前后《劳动合同法》实施没有什么显著变化。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