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 言
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人的健康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包含的必有之义是人们活得更加健康。在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有三项目标是直接有关健康的目标,即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保健和遏制艾滋病等疾病。因此,人口健康是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个体的角度看,健康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其最重要的财富,是其他财富得以依存的条件和前提。一个人健康素质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劳动参与力,另一方面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经济状况。在个体和家庭层面,伤残疾病是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健康的身体更有利于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农村家庭中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是脱贫的难点。
从宏观层面上看,人口健康素质与文化素质共同构成人力资本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能力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也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较差的健康会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与社会支出密切相关。有较高健康水平的人口无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不仅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和影响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
由于自70年代以来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和对人口增长势头的有效控制,致使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处在比较有利的人口发展形势下,即抚养比最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人口视窗”阶段。与此同时,50年代以来死亡率的急剧下降和随后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又共同形成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加速老龄化现象,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充分利用人口发展形势提供的机遇,增强和发挥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改善劳动年龄人口素质和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应当是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主要健康问题有所差别,解决问题的优先排序也不相同,如老年人面对的是退行性病变和某些疾病,少年儿童的主要问题是营养和成长发育,青壮年的健康风险则与他们从事的工作和活动密切相关。本章将集中介绍几组特定人群的健康问题,即儿童与青少年、劳动年龄人口、妇女和老年人口,并就提高人口健康素质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