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日人口与社会保障研讨会》于201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郑真真研究员和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国际研究与合作部林玲子部长致欢迎辞。
首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郑真真的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变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人口老龄化与新型城镇化,这两方面使人口自身变化与人口流动共同作用产生了人口变化的挑战,并介绍了中国国家层面的应对措施和未来的策略。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林玲子对地处东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人口区域变动进行了对比,发现从移动集中指标、按区划的流动率和人户分离率来说,各项指标都是韩国最高,日本次之,而中国与日韩两国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报告还从日本的经验,讨论了国际国内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会议的第二单元主题为收入、家庭与住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伟的报告对中日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比较。总体来看,中国各年龄组的收入差距高于日本,城乡之间差距也较大。收入来源方面日本老年人主要依靠养老金和劳动收入,而中国老年人很大程度上依靠子女供养,农村老年人尤其如此。中日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都较高,中国分城乡来看城市高于农村。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铃木透的报告对地处东亚的中、日、韩、台湾三国四地的家庭结构、家庭类型和人口变动进行了比较,认为低生育率与家庭纽带的强弱、社会制度、家庭模式、家庭主义强弱有关,并指出了日本家庭模式的不同特点。东亚三国四地将共同迎来人口减少和抚养比快速升高,而中国所特有的问题在于“未富先老”,为此,报告对中国未来抚养比和人均GDP的变动进行了情境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春华介绍了中、日、韩、台湾三国四地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比较研究,发现东亚三国四地并未出现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所指向的家庭核心化,而是有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路径,核心家庭比例低,没有呈现核心化的趋势,家庭结构差异较大,亲属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
在围绕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专题讨论中,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金子能宏从日本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目前日本的养老金和医保都面临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支出增长和筹资不足等问题,发言讨论了以OECD国家为参考的日本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再分配对于减少收入不平等特别是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总结了日本公共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的改革措施和未来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展新从中国的户籍改革与社会保障改革相互关联的角度来研究这两大改革,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在跨城乡包容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从而降低了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意义,社会保障改革的下一步需要解决跨地区包容和人为的地区差异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丁英顺介绍了日本为应对老龄化相关问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背景和措施,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日本老年人的就业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并在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和数量均开始减少、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探讨借鉴日本经验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对策。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健康与政策应对是各国密切关注的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石金群的报告关注中国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及其保障,并从正式支持体系和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框架出发来讨论对老年人的精神支持。目前非正式的支持体系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应发挥政府在精神支持上的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精神养老上的积极性,制定家庭政策,保障家庭、邻里最基本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支持。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小岛克久介绍了日本的长期护理制度及对东亚的政策启示。日本的长期照料制度为应对人口挑战和增加老年人福利而出台,历经多次修订并将在2015年进一步修订,目前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岛克久认为通过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中国需要着重考虑筹资方式、统筹的层级和制度建设,以及对服务提供者的激励与管理这三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林宝对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方案选择进行了探讨。人口变动和老年人自身需求层次使长期护理的需求在增长,而这方面的供给却相对不足,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助于实现供需的匹配。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和目前政策走向,报告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险性质、统筹层次、城乡区分、保险形式和是否强制进行了思考,并认为十三五期间是制度出台的有利时机。
中日两国在人口与社会保障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与会的两国学者对各项主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交流,通过此次研讨会促进了解,加强合作,对推动国际比较研究和中国相关政策研究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分属不同领域的三个研究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举办研讨会,也是院内合作的有益尝试。会议还探讨了未来合作方向和机制。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