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将迅速增长,出现有史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时期。
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对老龄化需要统筹考虑应对老龄化战略与人口政策问题,老年人和其他年龄人群的关系,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对老龄化也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而需要从国家、地方、社区、家庭及个人多层次增强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中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立法和规划,还需要使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有足够的认识、做充分的准备。
我们不仅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在文化和传统习俗方面有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当社会中有更多的健康老年人,且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在不断延长时,应考虑突破传统观念和习俗,重新界定“老年”,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不少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早于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影响已经凸显。例如,老年医疗保障的公共负担加重;养老保障体系支付压力加大;劳动力老化甚至短缺;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内部养老资源日趋不足,老年人转向社会寻求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对社会养老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包括对提供照料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社区居民构成老龄化,参与政治活动的人群老龄化等等。
中国的情况与其他很多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人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死亡率降低和70年代以来的生育率下降都超前于经济发展,因而当前的人口老龄化也是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即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可学习和借鉴丰富的国际经验、汲取诸多教训,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方面,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更具有相似性。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地区差异大的特点。生育率下降较早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一些城市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好吸引了大量外地年轻人就业,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而一些农村地区则因为年轻劳动力的流出而显现出比城市地区更为快速的老龄化,且难以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这些地区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因而,不同地区需要根据本地人口变化形势制定应对措施。
持续低生育、加剧老龄化和快速城市化将是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必然要面对的人口现实,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均应对这种人口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
“人口”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核心,而错误判断人口形势、忽视或低估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则会产生真正的“问题”。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具有滞后性,当问题出现才考虑对策,已然于事无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未雨绸缪,早作应对准备。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5日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