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12月25日下午2:00-3:00
地点: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第一会议室(北京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10层)
报告人:Fung KWAN 关锋(澳门大学经济系)
报告题目: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 Evidence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主持人:曲玥
出席(共12人):都阳,王美艳,高文书,蔡翼飞,程杰,贾朋,李玉柱,陆旸,屈小博,王磊,赵文,曲玥
摄影:程杰
会议内容:
一、关锋(Fung KWAN,澳门大学经济系)作学术报告“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 Evidence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关锋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近年来农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以及其在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地,他介绍了Meta-Frontier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分地区和全国的前沿生产函数的估算,以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源泉。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
二、与会学者就报告进行评议和讨论
都阳研究员对于这项研究所基于的Meta-Frontier研究方法,即首先估计各区域的前沿生产函数再根据分区域的生产函数来估计全国的前沿生产函数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是否适合所分析的问题,以及这项所采用的数据是否足够可靠等提出了相关意见。
赵文提出,各项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总物质投入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尤其是2003年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之后更为明显。而其研究仅仅考虑了传统的土地、劳动、机械、化肥,因此农业总投入严重偏少,导致其推算的农业生产率偏高的问题。
综合来看,大家对该报告中的意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估计农业生产函数中各项生产要素和投入的可得数据是否准确。其次,文章所采用的方法前提是否与现实的判断一致。
关锋就与会者的评论和建议均进行了现场回应和讨论。讨论会持续近1个半小时,会议议程紧凑,气氛友好,讨论激烈。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