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特点及变化
文章作者:武志刚 张恒春  发布时间:2012-04-19 15:34:48

        劳动力外出就业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为更好的把握这一群体的特征,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自2003年开始,每年就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两次专项跟踪调查,以了解和掌握这一群体的特点和变化。本报告将利用这一数据,分析2003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情况的变化,并着重分析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冲击情况下,对农民工就业、收入等产生的影响。

一  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持续增加

        2003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总量持续增加。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推算,2003年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数量约为10866万人,2009年总量达到14687万人。6年内增加了3800万,年均增加630万人以上,如果算上外出后返乡就业或创业的,有过外出就业经历的劳动力总量更加庞大。2005年以来,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总量基本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前三年增速均在5%以上;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劳动力的增速放缓,增速仅有3.6%;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以及国家保增长、保就业政策的出台,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总量比上年有了大幅增加,新增外出劳动力934万人,增速达到6.8%,是调查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总量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迅速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1.7万亿增长到33.5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由5.5万亿增加到22.5万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即便是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2009年的经济增长也保持了8.7%的较快发展速度,对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带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是外出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文件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和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贯彻中央文件的精神,各级各地政府都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央文件的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国务院六部委联合颁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计划在未来的7年时间里,对 6000万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35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截止到2007年底,接受过各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8600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009年,在遭受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外出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保持了稳定,外出就业的数量继续增加。2009年12月,被调查农户共有农村劳动力51042人,其中到本乡镇以外务工经商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力14118人,占劳动力总体的27.7%,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以全国农业普查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总体推算,2009年共有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4687万人,比上年增加934万人,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已回复至2007年以前的水平,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已经基本消除,农村外出劳动力总量继续扩大,且外出规模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快于2008年。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复苏和农民工就业形势的迅速改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企业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央果断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政策。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增加中央投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各种投资主体扩大投资规模,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回升。200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步升温。1-9月,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7%,增速逐季回升。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3%,连续7个月同比增速加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其中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6.3%。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使得城镇和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得以恢复,全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再度旺盛,有效地推动了返乡农民工重新外出就业,并带动了新增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

        其次,就业促进措施及时有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的冲击,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2009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及时出台,稳定了就业形势,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信心和用工需求,有效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机会。

        第三,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期,中西部地区也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很多地区,化危机为机遇,主动承接来自于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为劳动力就业的本地化创造了条件。对于减轻金融危机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冲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教育与人口特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年;到200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年。2003-2009年,外出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由27.1%下降到20.6%;初中文化程度的由60.3%提高到62.6% ;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7%提高到13.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劳动力所占比重由1.8%提高到3.6%。初中及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增速更快。

        外出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是得益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二是得益于外出就业劳动力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了那些原本就有较高文化程度但尚未外出的劳动力外出就业,从而带动了总体素质的提高。三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回流使得劳动力总体的文化程度得到提升。受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致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在外就业的难度可能会加大;同时,劳动力的自然更替也使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低龄外出劳动力替代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高龄外出劳动力,从而使得外出劳动力总体的素质得到提高。

        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过非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受雇岗位的占72.3%,而在未接受过非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外出劳动力中,这一比重只有59.6%。接受过非农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的平均外出时间为283天,比未接受过的平均外出时间多出16.6天。
从2009年的调查看,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女性比重为35.5%,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2岁,比上年提高0.7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4.3 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1.3岁。

三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区域特征

        在本世纪初,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因此,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走出去”的愿望较为强烈。广东、浙江、上海是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入比较集中的省份,近年来,每年都有60%左右的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到这三个省份就业,2003年到粤浙沪就业的外省劳动力是2730万人,2008年总量达到3634万人,2009年总量有所回落。其中,广东省是吸纳外省农村劳动力最多的省份,2003年,全国有近50%的跨省流动劳动力到广东务工。但2004-2005年,到广东务工的跨省流动劳动力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都出现下降,同期,到浙江就业的外省劳动力数量也出现大幅波动,考虑到2004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现象,输入地外来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下降便不难理解。2006年以来,随着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平等就业制度、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有所改善,再加上由“民工荒”引致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工资的增加,到东部沿海省份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总量大幅增加,恢复并超过了2003年的水平。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劳动力跨省就业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到广东、浙江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同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2003-2006年,外出劳动力县内就业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从35.7%下降到21.9%;跨省就业的劳动力比重逐年提高,从41%上升到42.8%。2006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并且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外出劳动力乡外县内就业的比重逐年回升,从21.9%回升到2008年的25.9%;在此期间,跨省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到2008年达到45.4%。

        2008年末,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劳动力大量返乡,尤其是在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就业的劳动力返乡数量猛增,这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第二年劳动力跨省就业的意愿。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带动了当地的劳动力需求,使部分返乡劳动力实现了本地就业。这就使得2009年乡外县内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比重大幅提高,比2008年增加了4.1个百分点,达到30.0%;同时,跨省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幅下降,减少了5.9个百分点,降到40%以下。2009年的数据表明,同上年相比,县内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新增了796万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新增了484万人,跨省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减少了590万人,跨省就业农民工的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2009年农民工外出方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是东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地域选择。2008年四季度,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收入下降,使得2009年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意愿有所减弱。其二,是由于即便是在金融危机较为严重的时期,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的机会增多。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较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本地用工需求较快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跨省就业规模扩大的势头。下半年以来,沿海部分地区再度发生的农民工短缺现象,与跨省就业劳动力减少密切相关。


四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行业分布

        2003-2008年,外出就业劳动力的行业分布结构基本稳定。在全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基本保持在43%左右,从事运输业的一直维持在5%上下,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在20%左右。这段时期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就业行业分布基本稳定,主要是近年来国家的产业结构没有大的调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也比较充分,因此,就业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此外,由于多数外出劳动力就业技能较为单一,跨行业流动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即使更换工作,也首选自己熟悉的行业,从而使得外出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009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分布有所波动,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显著提高,达到47.8%;运输业就业的比重大幅提高,达到7%,其他行业就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宏观政策有所调整,巨额的投资计划刺激了建筑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从而使得这两个行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显著提高。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完成,预计今后一段时间,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将有所下降。

        2009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47.8%,比上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其中在工业就业的占29.3%,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建筑业就业的占18.5%,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在工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中,83.6%集中在制造业。

        外出就业劳动力中,从事运输业的占7.0%,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占5.0%,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占9.4%,从事商务服务业的占3.2%,从事居民服务业的占7.5%,从事农业的占2.3%,从事其它服务业的占17.7%。

        根据2009年调查,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10.9%的人在外从事家庭经营,有61.6%的人有稳定受雇岗位,有4.6%的人从合伙等其他类型经营,还有23.4%的人以打零工为主。

        以打零工为主的外出劳动力没有相对固定的就业岗位,收入水平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调查表明,这个群体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比外出劳动力总体高2.1岁;文化程度偏低,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外出劳动力总体少0.5年;年均外出就业时间最短,比外出劳动力总体的平均外出就业时间少40.4天;就业领域狭窄,36.5%集中在建筑业,比外出劳动力总体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高出近一倍。

五  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就业时间

        2003-2007年,受益于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劳动力市场日趋健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逐步增强,外出就业劳动力年均外出时间持续增加,从每年261天增加到271天。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外出劳动力提前返乡,使得外出劳动力总体的平均外出时间首次下降。2009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外出时间为268.4天,比上年增加了2.4天,但尚未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其中,在外从事家庭经营的平均外出时间最长,平均达到285.4天;其次是有稳定受雇岗位的,平均外出时间为282.6天;在外打零工的平均外出时间最短,只有228.0天。

        表2-6还展示了分性别的劳动时间。可以看到,女性的劳动时间较男性更长,而且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时间差异。

六  务工收入及其对增收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月收入逐年提高。2009年平均月收入为1348元,比2003年上涨了74.4%,名义工资年均涨幅9.7%。外出务工收入的逐年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并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45.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2036.7元,占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的40.4%,是2003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则有所波动,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比前一年回落了8.1个百分点,降至“十一五”以来的最低点,但随着2009年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外出劳动力总量的稳步扩大,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再次回升,达到63.6%,是新世纪以来最高的一年。

        全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为1348元,比上年增加了192元,未扣除物价上涨的名义年增长率为16.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其中,在外从事家庭经营的月收入水平最高,达到1855元;其次是有稳定受雇岗位的劳动力,人均月收入为1328元;以打零工为主的外出劳动力月收入最低,只有1169元。外出就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与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用工需求上升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环境改善,经营成本降低有关。与上半年相比,在外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全年月平均收入增长了22.3%,成为拉动农民工收入水平上升的主要群体。

        分就业地域看,境外就业的劳动力月收入最高,达到2655元。乡外县内、县外省内和跨省就业劳动力的人均月收入分别为1366元、1345元和1266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31元、182元和218元,增幅分别为10.6%、15.6%和20.8%。跨省就业劳动力的月收入增量和增幅最高,与东部地区用工需求回升有关。

        在农民工流入较为集中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五个省市,月收入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外出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475元;其后分别是北京、江苏和浙江,月收入分别为1462元、1387元和1343元;月收入最低的是广东,人均只有1168元。

        分行业看,在工业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月收入增幅最快,比上年增长了17.3%,与在商饮服务业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月收入持平,均为1303元;在建筑业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月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4.6%,达到1523元;在运输业就业的外出劳动力月收入比上年减少了0.6%,但仍达到1699元,在各行业中最高。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