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中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2-03-22 10:51:43

 

主编:   蔡昉 杨涛 黄益平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

ISBN:  978-7-5097-2876-5

内容简介

     中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刘易斯转折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刘易斯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等问题,近年来再经济学家、投资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中成为时尚和热门的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本书为读者带来的并不是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的结论,却会使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目  录
 
绪论……………………………………………………………………蔡昉 杨涛 黄益平/001
 
 
 
第一编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证据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蔡昉/007
 
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
 
——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张晓波 杨进 王生林/024
 
解析1965~2009年中国二元经济的发展
 
……………………………………………………………魏征 Marco G.Ercolani 郝睿/050
 
农民工还能返回农业吗?
 
——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的分析…………………………………王美艳/081
 
 
 
第二编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含义
 
 
 
中国农村非农就业
 
——外出务工和自营工商业的结构性转变
 
……………………………………………………………………王晓兵 黄季焜 张林秀/099
 
刘易斯转折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一般均衡分析…………………………………………………………黄益平 蒋庭松/119
 
刘易斯转折点的宏观经济学含义……………………………………………………郜若素/139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后中国经济增长会放缓吗?…………………………宋立刚 张永生/150
 
 
 
第三编
 
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不同观点
 
 
 
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枯竭了吗? ………………………………………Jane Golley 孟昕/165
 
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翰·奈特 邓曲恒 李实/196
 
中国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了吗?
 
——基于省级数据的证据………………………………………………………姚洋 张珂/228
 
新古典理论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葛苏勤 杨涛/238

 

绪论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大众媒体表达的观点众多,而研究类成果特别是经验性研究的成果较少,以致遭受批评的学者无从回应和辩解,希望参加争论的学者找不到对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家已经感受到工人难找和工资持续上涨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者通过考察官方统计数据,却发现起码还有数亿农村劳动力尚未实现转移,这也给判断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制造了新的困难。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一些经济学家的努力工作,最近产生了一批严肃而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收集的,就是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所谓的“代表性”,一是指这些文章是认真的学术性研究成果,而非仅仅表达观点。作者们使用来源不同的数据,具有相互印证或者相互启发的作用;二是论文作者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机构,包括在国内和国外进行研究的学者;三是这些文章代表了不尽相同的观点,包括作出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的判断,或者得出这个转折点尚未到来的结论,甚至质疑应用刘易斯模型的有效性或者在中国的适用性。作为编者,我们相信,这个文集不仅具有立此存照的意义,也将有助于推进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长期以来,研究者通过经验性观察,大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刘易斯理论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即在起点上,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以低下且不变的工资水平,源源不断地获得劳动力供给。直到2003年,中国第一次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随后蔓延到其他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地区,并引起普通劳动者工资的持续上涨。按照刘易斯理论及费景汉和拉尼斯模型所做的扩展,这种以非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及工资上涨为标志的发展阶段特征,标志着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
 
  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如果劳动力短缺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资本劳动比的提高将会导致资本报酬递减。这时,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有全要素生产率的良好表现。因此,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对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还与人们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密切相关。随着这个转折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就不再是无限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相应影响政府的就业政策,例如从以扩大就业数量为中心向更加注重劳动力市场的摩擦性和结构性问题的转变。可见,转折点问题首先影响经济增长,不可避免也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刘易斯转折点具有诸多的政策含义,学界和政策界对于这个问题都很关注,并形成了诸多不尽相同的判断。然而,学术争论与政策争论往往有着相异的规范。政策判断有时会从结论的意义出发。例如,由于担心决策者对就业问题掉以轻心,政策研究者倾向于持之以恒地表达关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判断,在理论上否定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也便是符合逻辑的。但是,经济学家论证观点的规范是实证检验,需要在经验结果的基础上,主张或反对某一种观点。本文集收入的文章,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都是采用了经验检验的方法。
 
  不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研究这个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劳动力短缺是中国经济早晚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过去我国经济依赖大量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一个重要推动力,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帮助我国甚至其他经济体保持相对平稳的通货膨胀。一旦劳动力出现短缺,工资水平将快速上升。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发生重大变化,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要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增加和技术进步,通胀压力也可能出现新的局面。而这一些变化,也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世界经济中的劳动分工、产业分布及宏观格局。
 
  本文集中的文章,很大一部分选自两本英文杂志的专刊。一是来自China Economic Journal在2010年由黄益平、蔡昉担任特邀主编的一个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专刊,包括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黄益平、蒋庭松《刘易斯转折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一般均衡分析》,王美艳《农民工还能返回农业吗?——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的分析》,郜若素(Ross Garnaut)《刘易斯转折点的宏观经济学含义》,宋立刚、张永生《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后中国经济增长会放缓吗?》和姚洋、张珂《中国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了吗?——基于省级数据的证据》。二是来自China Economic Review由Belton Fleisher教授主编的相同主题的专刊,包括张晓波、杨进、王生林《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Jane Golley和孟昕《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枯竭了吗?》,王晓兵、黄季焜、张林秀、罗斯高(Scott Rozelle)《中国农村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自营工商业的结构性转变》,约翰·奈特(John Knight)、邓曲恒、李实《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葛苏勤、杨涛《新古典理论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此外,我们还从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邀约了魏征、Marco G.Ercolani、郝睿《解析1965~2009年中国二元经济的发展》。
 
  在我们三位主编的学识和信息限度内,这12篇论文大体可以满足在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和严肃性这两个标准。我们的编排顺序主要依照这样的逻辑线索:第一编包括的4篇文章,基本上是同意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的判断,并从不同角度提供经验证据;第二编的4篇文章主要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相关含义;第三编的4篇文章要么是认为刘易斯转折点尚未到来,要么是论证了刘易斯理论的不适用性,建议采取一种新古典的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有趣且意味深长的是,本文集三位主编的文章,分别被编入上述三编之中。换句话说,我们力图做到,一方面把不同观点充分展示出来,给读者以全面的了解,我们自己也能够做到相互启发;另一方面也求同存异,使一些具有共同点的政策含义更加得到强调。
 
  我们感谢China Economic Journal的主编巫和懋教授、副主编沈艳教授和China Economic Review的主编Belton Fleisher教授,允许并鼓励我们编辑这本文集。文集中的多篇论文分别于2010年4月6日在北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辩论刘易斯转折点”,以及2010年12月18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的第六届香港经济学会双年会的主题讨论会上进行了讨论,因此,我们也要感谢两次研讨会的参加者,以及经济学家提出的许多有益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香港经济学会和南开大学为研究和研讨会提供了资助,我们也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蔡昉 杨涛 黄益平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