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12 15:11:54

 

作者:蔡昉,王德文,都阳

丛书名: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ISBN:9787543215474

内容简介::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了中国改革的大幕,但在改革的发展中,农业与农村又成了“问题”,从而引出了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联产承包的改革源自农民的自发选择;但在这一制度变迁的力量释放之后,市场为什么没能引导农民进行新的发展选择?是市场自身的问题?还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使然?或许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新农村建设确实是时候了,但如何善用国家力量,去焕发农民追求发展的自发力量,而非越俎代庖;如何建构乡村自主发展的政治经济架构与政策工具,仍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目录

0 总论/1
0.1 农村改革的基本特征/1
0.2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逻辑/3
0.3 改革的阶段、步骤和特点/6
0.4 改革的基本经验/11
0.5 改革新挑战和前景展望/14

第一篇/17
1 农业经营制度改革/23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3
1.2 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28
1.3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34

2 农产品市场改革/38
2.1 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38
2.2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41
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及其激励效应/43
2.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其意义/46

3 农村劳动力配置/51
3.1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劳动力配置/51
3.2 农村改革解放劳动力/53
3.3 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57

4 土地制度改革/61
4.1 改革过程与产权特征/61
4.2 产权稳定性与使用效率/65
4.3 土地的收益分配/70
4.4 改革的重点领域/74

5 农村工业化/76
5.1 为什么会出现乡镇企业/76
5.2 小城镇战略及其局限/81
5.3 乡村工业化遭受的冲击/89
5.4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93

第二篇/99
6 农产品市场发育/103
6.1 农产品供求格局变化/103
6.2 价格“双轨制”及其渐进性/107
6.3 农产品市场一体化/115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21
7.1 突破“离土不离乡”模式/121
7.2 劳动力剩余的减少/123
7.3 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影响/128
7.4 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130
7.5 劳动力流动与脱贫/135

8 城乡资金流动/140
8.1 财政与支农/140
8.2 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145
8.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50

第三篇/157
9 农民收人源泉的变化/161
9.1 “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161
9.2 变化的经济增长格局/163
9.3 农民收人结构变化/167
9.4 变化的含义/170
9.5 摆脱“温饱陷阱”/174

10 区域发展与扶贫/178
10.1 区域间经济增长模式与不均衡/178
10.2 农村区域扶贫计划/184
10.3 农村贫困性质的演化/188

11 城乡收入差距/193
11.1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193
11.2 什么阻碍收入差距缩小/198
11.3 制度需求与变化契机/203

12 农村社会发展/209
12.1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209
12.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16
12.3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221

第四篇/227
13 新时代的农业发展/231
13.1 新的粮食安全观/231
13.2 农业比较优势变化/237
13.3 新格局下的农业增长/243

14 反哺农业的条件/248
14.1 发展阶段的变化/248
14.2 城市改革新阶段/252
14.3 中央政府财力/257
14.4 农村税费改革/262

15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267
15.1 劳动力流动政策演变/267
15.2 工资增长和工资趋同/274
15.3 户籍制度改革/278

16 新农村建设/286
16.1 城乡关系发展新模式/287
16.2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与优先序/290
参考文献/299
后记/316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