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因素
文章作者:蔡昉;王美艳  发布时间:2011-08-11 09:35:10

        当前以及未来10-20年,中国人口转变的后果正在并将进一步显现: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正在减缓,201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2030年前总人口达到峰值。因此,我们可以再次重申,中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毋庸置疑地到来了 。做出转折点到来与否的准确判断,在政策上是有意义的。如果承认转折点到来,就可以预见到并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新因素。具体来说,这些新因素表现为三个重要的变化:第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必然推动工资的加快上涨;第二,新一代劳动者的更高需求,使得劳资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第三,人口红利消失使得如何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问题迫切地提上日程。

        对于一个长期依靠丰富而便宜的劳动力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国家来说,应对这些重大转变带来的挑战,挖掘人口红利潜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是保持制造业竞争力从而整个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本文拟从人口转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出发,认识农民工结构、地位和身份的变化趋势,探讨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以及论证建立劳动力市场制度对于保持社会和谐、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性。

        一  人口转变与农民工代际变化

        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已经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跨过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 。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关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如World Bank, 2007),其中较多地是关注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也有一部分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及其相关的政策应对。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在中等收入阶段上,社会成员感受到收入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变化,形成更高的预期。如果期望与现实达成一致,可以产生新的社会认同感,社会和谐进一步增强。如果现实不能与期望目标相契合,则会导致认同危机,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2010年,中国经济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实现了明显的复苏。相应地,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新现象和明显趋势,包括全国范围的劳动力短缺,普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迅速上涨,以及雇主与工人之间劳动争议凸显,劳动关系成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焦点。如果我们从金融危机之前的刘易斯转折点判断出发的话,就会不容置疑地承认,导致这许多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作为长期变量的人口转变的结果,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