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研究》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02-15 【小】 【中】 【大】
理解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第五轮)报告
作者: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课题组
内容提要:为了深入理解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23年在全国8个代表性大城市开展了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第五轮)。调查共收集了381个居民委员会的9122份住户问卷和26145份个人问卷。调查数据包含城市本地住户和外来住户及其成员的就业、工作技能、教育培训、收入支出、社会保障等丰富信息,为在中国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住户调查、劳动力市场、就业
机器换人的储蓄效应——技术变革中的收入冲击、消费变动与风险偏好演化
作者:李超、宁光杰
内容提要:机器换人与居民高储蓄率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重要现象,而关于二者的内在关联及影响机理尚待系统研究。本文基于技术变革视角,对中国持续居高的居民储蓄提出了新解释。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带来的机器换人显著增强了储蓄偏好,其他因素不变时,微观主体受机器换人的影响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储蓄平均增加21.45%。该结论在利用不同机器换人和储蓄指标、区域双重差分、工具变量、惩罚回归等方法进行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时均成立。影响机制在于,机器换人虽降低了收入,但会通过减少双倍消费增加储蓄。深层次原因是,机器换人降低了居民的风险偏好,促使其减少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是任务偏向型而非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提升劳动者教育水平不足以弱化其影响,但促进劳动者自由流动、加强劳动保护有助于降低其不利冲击。因此应充分重视人工智能的潜在冲击,积极出台与新技术相适应的配套措施,着力激发消费潜能、释放内循环的经济活力。
关键词:机器换人、储蓄偏好、收入冲击、风险偏好
女性议价能力与家庭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
作者:邹薇、尹文玺
内容提要: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2010-2020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同期女性议价能力则出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女性议价能力与家庭储蓄行为的理论模型,从家庭内部权力分布的视角分析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本文使用2011-2019年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议价能力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规模。女性议价能力作用于家庭储蓄行为的机制包括教育支出、社会网络以及移动支付。本文结论丰富了女性议价能力影响家庭储蓄决策的理论框架,提供了探讨国民储蓄率变化和制定关注家庭内部不平等、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公共政策的微观机制和证据支持。
关键词:家庭内部不平等、女性议价能力、家庭储蓄行为
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消费激励效应
作者:靳卫东、舒梦洁
内容提要:目前,消费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大量新型灵活就业不断涌现。为此,研究灵活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消费激励效应,有利于扩大消费,服务于扩大内需战略。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灵活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消费激励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其消费水平。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者就业不稳定、工资水平低、职业危害大的特征,使其具有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参加养老保险能够挤出该群体的预防性储蓄,进而产生消费激励效应。据此,吸引灵活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理应可以促进消费增长。
关键词:灵活就业、养老保险、预防性储蓄、消费激励
数字技能对学历-工作不匹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曹晖、曹力予
内容提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20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对学历-工作匹配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提高地区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可以显著减少学历-工作不匹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能的提升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实现工作与学历的匹配。异质性分析表明:提升数字技能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劳动者的学历-工作不匹配程度;数字技能的错配缓解效应主要体现在中等学历劳动者。此外,数字技能的提升减少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
关键词:数字技能、学历-工作不匹配、数字经济
失去与补偿:数字普惠金融对母亲劳动损失的缓解作用
作者:任康钰、韩翼遥、穆远东
内容提要:典型的中国家庭分工中母亲通常较多地承担照料子女的责任,尤其在子女升学前,母亲往往会加大时间、精力的投入,因此可能不得不承受一定的劳动损失。本文从就业概率和劳动时间两个维度对此进行了论证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的就业概率降低4.47%、周工作时间减少3.26小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升学压力给母亲带来的劳动损失。进一步分析表明,母亲劳动损失主要发生在子女中、高考阶段,数字普惠显著地缓解了子女面临中、高考阶段压力时母亲的劳动损失,即中年女性群体能获得更多的补偿。本文补充了对隐性家庭教育投资的研究,验证了数字普惠对女性群体的惠及作用,从而为数字普惠金融和女性劳动供给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母亲劳动损失、升学压力、数字普惠金融、隐性教育投资、女性劳动参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