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2-10-15 【小】 【中】 【大】
迁移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户籍改革的证据
作者:王丽莉、吴京燕
内容提要:本文将2001-2015年城市户籍改革与早期移民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外生于农村人口流出地的迁移机会指标,利用人口普查微观样本,估计了迁移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探索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乡城迁移机会增加对农村人口的高中入学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在机制包括两方面:第一,其他家庭成员流出促使农村青少年更多参与家庭生产,对教育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第二,外出务工回报率提高,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上升,农村青少年自身选择在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而放弃接受高中教育。研究表明,相关政策需要提升预期教育回报率,缓解人口迁移对农村教育投资的负面影响,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之基。
关键词:户籍改革、移民网络、农村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溢价变动的新趋势与解释——以流动人口为例
作者:鄢伟波
内容提要:本文以流动人口为例,研究发现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溢价呈现持续降低趋势,本科或专科相对于高中学历的年均教育溢价由2011年的8.18%下降到2017年的4.65%。从供给层面解释高等教育溢价变动,最小二乘估计会因为遗漏变量,低估高等教育供给对溢价的影响。本文利用同一流出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集聚的特征,构造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发现特定年龄段流动人口高等教育相对供给每增加10%,高等教育溢价降低约1.3%~3%,高等教育供给至少解释了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溢价变动。进一步探究高等教育回报的溢出效应,本文发现特大城市即使存在工资溢价,也面临更高的住房租金,高等教育劳动者在不同规模城市的收支比趋于均衡。本文揭示了高等教育溢价变动的新趋势与机理,为劳动者教育投资决策和高等教育政策调整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教育回报率、流动人口、溢出效应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跨区配置与企业生产率
作者:张艺川、梁权熙
内容提要:通过劳动力流动促进人力资本跨区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考察劳动力跨区流动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率,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这一效应主要由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所驱动。具体来看,劳动力流动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表现为劳动力流动在提高净流入地区企业生产率的同时,并未降低净流出地的企业生产率,即流入地的效率增长并不以流出地的效率损失为代价。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技能劳动力流动主要通过提高净流入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两个渠道提升企业生产率;当地区具有更高的第三产业占比、城市智能化水平和本地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时,高技能劳动力流入对当地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强。本文的研究为理解经济增长动力的空间格局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如何引导劳动力流动以实现中国的二次人口红利,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配置、企业生产率、高质量发展
子女教养观念、入学门槛与市民化意愿
作者:向宽虎、周鑫瑶
内容提要:市民化进程不仅受到制度性劳动力流动障碍的影响,还会受观念因素的制约。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及城市特征数据,研究了流动人口来源地子女教养观念对市民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协作培养型的教养观念令流动人口流入入学门槛更低的城市,并促使流动人口离开当前居住的入学门槛较高的城市,这一作用在高教育水平的群体中更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可通过降低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门槛来加速市民化的进程。
关键词:子女教养观念、入学门槛、市民化意愿
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的政策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与释放的视角
作者:孙广亚、孙亚平
内容提要:农村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对象和重要力量,推动农村妇女就业不仅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平等与进步。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2015年全国妇联实施的“巾帼脱贫行动”为切入点,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劳动力转移视角考察了“巾帼脱贫行动”对农村妇女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巾帼脱贫行动”使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的概率提高了3.32个百分点,该行动促使农村妇女劳动力从家庭内农业劳动转移至非农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巾帼脱贫行动”的实施对贫困家庭和低保家庭妇女的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更大,起到了帮扶贫穷妇女的效果,但对中西部地区和无学历妇女的非农就业效应不显著。“巾帼脱贫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压力,激活了劳动力存量,具有较好的就业效应。
关键词:农村妇女、就业政策、非农就业、农业就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