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研究》202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2-08-15 【小】 【中】 【大】
“过劳贫困”会降低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吗?——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
作者:邹薇、金婉舒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相比城镇人口,流动人口普遍面临长期在低收入下过度劳动即“过劳贫困”问题。本文使用Logit模型研究“过劳贫困”对流动人口定居决策的影响,发现“过劳贫困”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具有挤出效应,且流动人口所在城市规模越小、职业越不稳定或人口流动范围越广,挤出效应越强。上述结果在进行分年度回归、替换被解释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Bootstrap检验后仍然稳健。本文进一步运用KHB中介效应分析法,发现“过劳贫困”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直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通过降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度和组织参与度,以及损伤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定居意愿。
关键词:流动人口、过劳贫困、定居意愿、中介效应
全文阅读(设置在新页面打开链接)
非认知能力发展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研究——基于“环境—努力”视角的分析
作者:薛远康
内容提要:以往研究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认知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本文基于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数据和Roemer机会平等理论框架,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不平等。结果发现,中国非认知能力机会不平等程度达31.48%,显著高于文献中认知能力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且位居所有调查地之首,其中家庭藏书量、教养方式、学校氛围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排除环境影响作用后,个体可控的努力对非认知能力贡献约30%,说明环境因素在非认知能力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机会不平等、努力不平等
全文阅读(设置在新页面打开链接)
老龄化背景下家庭财产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作者:宁光杰、刘会欣
内容提要: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持续下降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不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充足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与此同时,近年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快速增长,其与女性劳动参与下降是否存在内在联系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微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财产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财产水平越高,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工具变量法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基准回归保持一致;中老年、农业户口、有配偶和家庭财产水平较高的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闲暇时间增加和财产性收入提高是家庭财产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两个机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需要警惕资产泡沫,避免女性因为对家庭财产水平的错误预期而退出劳动力市场;通过税收政策调节财产不平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财产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异,增强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女性的吸引力。
关键词:家庭财产、劳动参与、女性
全文阅读(设置在新页面打开链接)
新农保是否增加了子代劳动供给?——一个家庭代际分工视角下的经验验证
作者:郝春虹、赵旭东、张慧敏、陈凤锦
内容提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且农村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模糊断点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父母领取养老金与其子女劳动供给的关系。结果显示,父亲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会显著增加子代劳动供给时间,但随着农村居民家庭非转移性收入提高,这一影响在逐渐减弱;母亲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子代劳动供给没有显著性影响。多种识别策略验证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当家庭中有需要被照料的孙代或父代与子代同住时,父亲领取养老金能明显增加子代劳动供给时间,这验证了时间支持是父代领取养老金影响子代劳动供给的重要机制。本文研究从社会养老保障代际影响方面进一步补充了对新农保制度效果的讨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新农保、子女劳动供给、时间支持、双重差分、断点回归
全文阅读(设置在新页面打开链接)
数字金融发展与中国居民包容性创业实现——来自县域层面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关系的证据
作者:江金启、王振华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银行营业网点数据,在县域层面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创业发生的关系,并通过深入考察数字金融发展与传统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数字金融作为普惠金融实现的重要模式,是否能因其更强普惠性而推动包容性创业实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表现出对家庭创业的显著促进效应,特别是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提升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改善的作用明显。就数字金融发展与传统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来说,数字金融发展在传统金融服务弱的地区对家庭创业有更强促进效应,体现出数字金融的更强普惠性。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对社会弱势群体家庭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创业促进效应,说明数字金融可以在家庭创业领域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助于包容性创业格局的形成,并且数字金融的创业包容性增长效应会因传统金融服务的改善而强化。
关键词:数字金融、家庭创业、传统金融、包容性增长
全文阅读(设置在新页面打开链接)
附件下载: